桂先农:台湾保险市场现状及行业人才培育

时间:2017年11月23日

财团法人保险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桂先农在第三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发展高峰会上做演讲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有两个重点:重点一,台湾保险市场的现状与沿革。重点二,台湾保险行业人才的培育。我主要想从我们中华文化怎么培训保险行业领导人的角度来跟各位做一下分享。




首先是台湾保险业的现状

目前台湾的保险渗透度,也就是保险深度是19.99%,过去台湾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去年年底变成世界第二(在开曼群岛后面)。台湾的保险密度世界排名第九位,亚洲排名第二位,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来看,其实台湾的保险市场是饱和的。所以,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发展新的保险商品,也希望我们的保险业能够拓展海外市场。

台湾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人,拥有54家保险公司,人身保险业有23家本地公司,5家外商公司;财产保险业有17家本地公司,6家外商公司;再保险业有3家,其中两家是外商(一家瑞士、一家美国),有一家是本地(中央再保险公司)。

台湾保险业总资产占整个台湾金融业总资产的比重,2000年大概只有1成左右。到了2017年9月底,已经占到3成,所以成长速度非常非常快。

台湾有一个特殊现象,寿险业的规模比财产保险业要大65倍,是非常奇特的现象。寿险业的资产逐年上升,财险业规模过小。主要原因是台湾现在处在低利率年代,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保险缘于《所得税法》优惠制度,保险几乎是免税的,但银行衍生的利息要缴利息所得税。

另外,在台湾,其它的利息收入须缴税金,唯有保险几乎不用缴税金,此税收优惠,促使台湾的人把定期存款转买如利变型的保单(类似存款保单),从而造成保险业资产扩张得非常快速。



台湾保险业的保费收入是优于经济成长率的,这个红线是经济成长率(PPT),黄线是人身保险业,蓝线是财产保险业,基本上都比经济成长率要高。

保费收入部分,财产保险业去年约新台币1,459亿元的保费收入,今年9月底达到1,186亿,台湾的财产保险业规模不大,保费收入规模也不大,什么原因呢?因为台湾的产业,历经两次产业的外移,许多产业移往内地或是东南亚。产业少了,保费收入当然减少。另外一方面,台湾没有开发足够的新商品险种。目前我们一直主张台湾可以开发像信息安全防护保险,是将来可以拓展的新方向。估计到2025年,全球信息安全防护保险的保费可以扩张到6,000亿元。我希望台湾所有上市公司于发布公开说明书时,年报应记载事项准则要公开有没有投保资安险,来拓展我们的财产保险市场。

人身保险业保费收入成长很快,我们去年人身保险收了3.13万亿保费收入,今年到9月保费收入已达2.5万亿。


下面分享台湾保险市场的沿革

台湾的保险业从清朝开始,当时台湾主要出口糖、茶跟樟脑。出口的资金和轮船都是英商所有,保险就由英商直接经营。

第一家到台湾的保险公司是英国的利物浦产险公司,在台北设立代理店,经营海上运送保险。1857年清咸丰四年,英商和记洋行代理广东联合产物保险在台湾台北设立代理店,经营水、火险。这是台湾保险开始发轫时间。

1895年,清朝的李鸿章跟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的保险业开始到台湾发展,从1895-1906年,总共有13家日本与英、美的产险公司在台湾设立分公司或代理店。

1920年,当时由台资和日资合资成立大成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设立之后,日本国内的产物保险公司纷纷来台湾设立营业据点,主要的业务是火险和水险为主。在日据时期,保险的观念还不普及,所以寿险业难以推行,大部分是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当时由日本人负责操控,也引入了所谓的简易人寿保险制度。

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当时台湾省政府,接收并整顿日本在台湾的保险公司,合并后继续营业,当时的台湾省财政厅厅长严家淦先生,在台湾成立了两家保险公司:台湾人寿保险公司、台湾产物保险公司。

当时的保险业务经营范围有限,只有火灾保险、海上运输保险跟团体寿险。而且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限制保险业的设立,各种规章都是由保险公会来制定,各项新种保险业务也由保险公会创立。

1949年,又把在台湾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或营业处改组为总公司或独立机构,当时改组成立的包括太平产险、中国航联产险、中国产险、中央信托局产险处跟中央信托局的寿险处。同时在1949-1960年期间,设立再保险基金,也开办再保险业务。保险市场共有5家产险公司,2家寿险公司,但是其监理由台湾省财政厅移到财政部钱币司负责管理。

1961-1986年之间,这是台湾保险业稳定的发展阶段。1961-1962年两年期间,台湾政府开放保险公司的设立。共有10家产险公司设立,像国泰、华侨、泰安、明台、中央、第一、国华、友联、新光、华南等,这些公司中有好几家公司现在在北京都有代表处。还有8家寿险公司,国光、国泰、华侨、南山、国华、新光,以及邮政储金汇业局人寿保险处。到1968年,台湾成立了中央再保险公司。

在此稳定发展阶段里,同时进行保险业的整并,中国产物保险与中央信托局产物保险处合并,当时财产保险业总共有14家。人寿保险业有8家寿险公司,再加上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处与邮政储金汇业局人寿保险处总共有10家。后来台湾第一家保险公司倒闭,就是国光人寿,当时由财政部金融司协调其他保险公司接收该公司,因此人寿保险业从10家变成9家。

在这个时期,台湾当时的经济发展,大概年平均经济成长率9%。经济的成长带动了整个保险业的发展。

从1986年到现在是第三个阶段,1981年台湾与美国签订双边协议,只能开放美国的保险公司进驻,每年允许两家寿险与产险公司在台设立分公司,进入台湾保险市场。

当时台湾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基本原则,就是先自由化,再国际化。让本地的保险公司有能力与海外的保险公司公平竞争时,再全面开放海外的保险公司来台湾设立分公司。

1993年积极开放本地保险公司的新设,至1994年本地保险公司不再畏惧海外大型保险公司的竞争,乃全面开放美国以外的外商保险公司在台湾设立分公司,台湾保险市场全面的自由化包括子公司的开放设立。

在这个期间,台湾也开办了交强险——强制汽车责任险。1996年完成了《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简称《强保法》)之立法,1998年实施,1999年将机车纳入。到2016年年底,总共承保汽车、机车的数量有1,635万辆,其中机车大概900多万辆,汽车约700多万辆左右,保费收入是新台币166亿元。

这期间也成立了住宅地震基本保险,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造成严重的损失。因为这样的灾变,马上修正《保险法》,规定保险业要承保住宅、地震危险的发生。属于政策性的住宅地震保险,在买新房子当下,购屋的火灾保险保单自动涵盖地震险(单一费率)。到去年年底,整个投保率是32.92%,保费收入大约是36.5亿元新台币。

这段期间我们考虑保险公司会有倒闭之虞,因而在2009年依据保险法,将产、寿险安定基金合并,正式设立保险安定基金,有效整合退场机制的资源。过去台湾总共有国华人寿、幸福人寿、国宝人寿跟朝阳人寿4家寿险公司,遭政府勒令接管。这即是安定基金在财产保险方面已累计到30.68亿元,人身保险只剩4.23亿元之原因,导源于接管4家寿险公司。


下面跟各位分享台湾保险行业的人才培育

台湾保险人才培训已经非常成熟,台湾保险人才培育约分为8大类:企划营销、核保理赔、精算统计、信息运用、法律事物、财务投资、风险管理和其它类。

培训的管道有三种:1、学校。2、公司内部的训练。3、保险相关专业机构的培训。

在学校方面,台湾各大学都有保险相关的系所,如保险及风管,及精算统计与商用数学等科系。

公司内部基本上分短期和中长期培训,有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管理人才教育。基础教育属短期培训,专业课程则是中期训练,管理人才的培育是属长期培训。在执行方面,推动的步骤就是选才、育才、用才与留才,这是公司内部培训的基础原则。选才、育才、用才很重要,最后留才更是困难,多数公司会进行抢人大作战,薪水给的高马上就跳槽,显示领导人才的培育很重要。

在保险相关的机构方面,台湾大概有7大类的机构从事保险相关人才的培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财团法人保险事业发展中心,保险事业发展中心是主管机关认可的培训机构,其所做的培训可以作为资格上的认可。

保险事业发展中心主要有7大类培训项目,法定保险系列、产寿险系列、专业英语系列、经营管理系列、专题研讨会、资格考试,最近更创立网络学习。台湾人才培育训练管道与方式,都已十分固定与成熟。


我今天想谈一谈中华文化如何培养保险业的领导人才

基本上作为保险领导人,应该具备属于中华文化上的特质。

第一,平等待人。

小时候熟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在大学里面讲到“知止”,就是做人做事,上司要讲仁,部下要诚要敬(恭敬),父慈子孝都是相对的。君不仁臣就不敬,父不慈子也不孝。领导如果把属下当成手足,属下会把领导当成心腹;领导把属下当成犬马,属下当然将领导当成陌生人;领导视属下为泥土和乱草,属下当领导为寇仇(强盗、仇敌)。这些皆是相对的。作为领导需有平等待人之特质。

第二,以德服人。

孟子特别讲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假借道德名义去侵略别的国家称为霸。以德服人,是出自内心喜悦而臣服于你,如孔子的72弟子,对其心服口服。

孔老夫子《论语》篇提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别人的意见与己不同,不要先检讨别人,要检讨自己的品德、学问、修养,是否值得别人学习,等到别人与你亲近,觉得你学问、品德不错,“即来之则安之”,愿意安心与你为伍,就是以德服人。作为领导人要具备这样的特质,千万不要用权力去压迫属下就范。

第三,充实知识。

儒家讲“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就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作为领导人更要常常充实知识,比如在保险行业要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关于保险会计处理、负债会计处理各位清不清楚?国际保险监理官协会11月初于吉隆坡开会已通过2025年要执行此保险基本标准。倘若领导人不知道此准则,又如何要求属下必须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身为领导人必须要经常充实知识,这是重要的特质之一。

第四,善待同事。

道家文章,《太上感应篇》写着,有一件事不能做,就是苛虐其下,虐待部属之事不能做,要善心对待同事。接着就是身体力行,属下看领导,视你如何做。很多人道理讲的好,但就是做不好。

第五,反求诸己,凡事少检讨别人,多检讨自己。

孔老夫子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要常常检讨自己,少批评别人。

我们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培养的领导人,其胸怀即是如此。如果部下或老百姓有错,都是我领导人的错,如果我有错,也不要牵连部下和老百姓,一切的罪过、责任由领导人承担,这就是反求诸己。做为保险业领导人应具备我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

最后,存有知足、感恩、惜福的心。

人的欲望不断上升,佛家讲贪嗔痴,这是地狱三条根,要用知足的心面对诱惑及不断上升的欲望,这很重要。

要以感恩的心面对挫折,佛家讲欢喜承受。遇到挫折不要抱怨、埋怨,遇到挫折要感谢给我挫折的人,让我学习、成长、反省,以感恩的心面对挫折。

最后要以惜福的心突破自己,人常常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惜衣惜食,非但惜财,更要惜福。要以惜福的心突破固执的观念。


保险业是经世济民的事业,是大事业。

中国自古讲经济,与现代经济学所言的经济是不一样的。今日经济学倡导用稀有的资源为最有效的利用。过去有一幅对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文章写得最好的是西汉司马迁、司马相如,经济指的是南阳诸葛孔明,经济讲的经世济民,而保险业是经世济民的事业,也是大事业。

孔老夫子在《易经·系辞》里提到“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举一动就能安顿、照顾天下百姓的事业,才是大事业。保险业一举一动能照顾,安顿广大民众,保险业可说是真正的大事业。

希望从事保险业的朋友,回首来时路,莫忘初衷。常言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公共事业是无穷的,事业是创造于生命,要能够把生命熔铸在事业,尤其是熔铸到保险业。要昂扬奋斗将保险业当成事业,共同成就保险业安定社会人心的核心价值,这才是作为保险业领导人最重要的基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