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礼:保险人才建设要从服务国家战略出发

时间:2016年11月11日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做重要讲话


本文选自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第二届中国保险业人才发展高峰会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发展专委会、教育培训专委会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

(以下内容根据活动现场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我们第二次人力资源发展和教育培训专委会的会议,中保协开展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我们常说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才,大家知道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工作,每五年制定一个人才发展规划,中保协组织这样的会议也是贯彻中央五年人才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在这里我也号召各公司的从事人力资源研究和管理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中央的五年人才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把人才队伍建设好,对我们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这次两个专委会同时召开,正好是切合了我们行业人才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围绕着保险创新和人才发展的主题展开,紧扣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行业发展的脉搏,及时的传递出行业谋求创新发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强烈意愿。大家知道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们行业培养来讲,同样也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既要“管”更关键在于“理”,要通过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解决行业四支队伍的供求矛盾、素质技能提升等问题,使我们这支人才队伍能够成为承担未来5到10年以及“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任务的需要。

正如习总书记曾经指出的“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我想总书记对人才发展的定位,对我们保险业如何开展好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工作,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针对性不言而喻。

十八大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猛并取得系列成就,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特别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监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2015年、2016年前三季度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17.5%、20%、32.18%,而全球保险业增长不到5%,我们是它的6倍多,这也是全球资金和全社会资金大量涌入保险业的原因。

此外就是保险的流动性,保险资产的效果是最明显、最突出的,所以保险业成为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我们从事人力发展相关的人员应该有自豪感。与此同时,中国保险业在全球的地位快速攀升,3年前我们在全球排是第6位,现在排第3位,按照这样30%的增长速度,今年年底超过日本应该没有问题,进入前两位,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行业的发展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是可靠的,是能干事情,是能够干成事的一支队伍,说明我们抓住了人力资源发展的重点、关键点,加强了对高管的培训,提高了我们行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这里,我也再次强调,一定要加强市人力资源发展的研究,一定要加强人力资源发展的研究,为提高人力资源在保险业发展,特别是在结构性矛盾这方面提供有利的支持。

当然,行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家的支持,2014年8月份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就是“新国十条”,保险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大家知道2006年的“老国十条”,强调把保险作为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新国十条”把保险业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样一个位置上,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孰轻孰重。所以从现在起,大家一定要把行业人才发展规划,放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思考、来把握,把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到经济社会整体布局当中去考虑,通过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来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保障社会稳定运行、提升社会安全感,让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有所保障。

保险业对经济社会如何发挥作用,我们要从上述这些方面来考虑,同时还要配合国家大的战略政策,比如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比如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们围绕这些战略来开展行业人才工作。

这段时间我们重点从事关于“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研究,面临中国进入第二大市场战略的一个局面,走出去,怎么走?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两种人才的问题,是一个瓶颈。比如说“一带一路”建设,涉及60多个国家,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人文、语言、宗教等各个方面,对我们两种人才的发展真正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事保险业人力资源的同志都知道,英文人才应该都没有问题,但是大家可以再往南面看一下,如果从海上丝绸之路走过去,像东盟几个国家,英文是可以进行交流的,再往西走阿拉伯语懂的有多少?这就给我们一个挑战,再往地中海沿岸国家走出去懂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有多少?所以人才建设工作,我们要放到国家的大格局当中去思考、去把握保险业的发展。当然,这项工作要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比说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方面,我们有所欠缺,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我们也有所欠缺,所以我们在实行“人才兴司、人才兴业”的战略过程中,要始终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公司行业发展根本大计,这点什么时候也都不能放松和懈怠。

其次,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贡献,从1978年的11月份保险业复业,到现在走过了36年的过程,截至目前我们全行业保险公司的职工接近110万人,具体数字是109.27万人,比年初增加了6.81万人,增长6.6%,保险公司签约委托的协议代理人现在是628.13万人,要是讲到我们解决社会就业这是一个不小的数据,但也不仅仅是解决社会就业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为社会提供了强大的资本以及提供保障的额度,是史无前例的。去年一年,行业增加了156.83万人,增长了33.3%,这样的增员速度是高速的,和行业发展水平基本匹配,行业增长是32%。这可以说明,广大营销人员为我们保险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十二五”时期保险从业人员400万人增长到目前的737万人,保险队伍成长为“千万大军”,行业做大了,影响力也快速提升,现在不仅国内媒体,甚至国外媒体都分外关注中国保险行业的一举一动,作为保险业监管人员也好、从业人员也好,我们感觉到无比的自豪,所以说我们这支队伍是保险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将来这支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能冲得上去的队伍,一定能够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把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两种人才资源建设好,这是行业当前的一个奋斗目标,也是把握保险业未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发展的新格局的长远目标。所以我们还要下功夫,为行业做大、做强、做优,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我们保险强国的梦想,提供有利的人才保障和治理支持。

在行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的相互作用和良性循环下,保险业释放出巨大的活力。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保险业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在今年的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当天发布的“‘十二五’中国保险业十大改革举措” 充分说明了这五年期间行业发展的巨大变化。五年时间里,行业上下通过包括保险业市场化改革、保险监管改革、保险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险民生保障等范围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实施。这些改革都是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我们“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体制增效、改革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和监管体系的升级换代,尤其是我们贯彻科学监管、依法监管、有效监管扎实的推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保险业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注定会做出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促进政府职能转为、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带动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那么,“十三五”期间我们怎么办?伴随世情、国情持续深刻的变化,虽然从国内外的综合形势来看,我国仍处于一个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挑战。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保险业的发展仍然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保费规模再创新高,前三季度保险业的利润总额是1569.6亿,在当前的这种市场环境、经济环境,特别是资本市场环境下,完成这样一个利润指标很不容易,中央提出“三去、一补、一降”,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当前最关键的是去产能,比如说钢铁、煤炭行业,是以前财产保险的很大一块业务,现在都要进行去产能、进行改革。这对提高财产保险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都会带来一些巨大的挑战。

在产险、寿险、再保险、资管方面,我们都有一些应对举措,保证行业能够平稳的实现我们的经营管理目标,现在面临的挑战包括,一边是保费快速增长,另一边怎么样可以把资金运用管理好,现在我们资金很多,往哪投?大家现在说资产荒,荒到哪去?我想保险资金还是要尽量投资到一些低风险的、长效益、服务实体经济的,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甚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这方面的一些项目上去。

除了考虑收益性还要考虑安全性,保险资金的特点是要强调安全性,这些都是保险业在经营管理当中面临的问题,要综合考虑金融市场的波动问题、风险的跨境传递问题,还有经济复苏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的风险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认真贯彻保监会出台的《保险业发展的十三五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在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上,围绕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式和要求,继续推进行业的改革,重点放在保险业的创新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的保险供给,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险需求。牢固的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提高发展质量的效率,建设有市场竞争力的,并且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现代保险服务业。

保险业的转型、结构性的调整、改革的创新,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人才,全行业要坚持开放性人才工作的理念,坚持求贤若渴的思路。一方面要吸引好的人才,促进他们在行业改革创新工作中发挥巨大能量,另一方面要坚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研究,要认真反思以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总结下来有这么几点:

一是专业人才总量不足。

随着近些年行业市场主体和行业机构数量的逐渐增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和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等因素,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但总体而言,行业在专业人才上的储备明显不足,根据去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行业在两核、精算、信息技术、资产管理、业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最为突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及保险业参与公司并购趋势渐起,我们需要的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和并购人才的研究,需要加强培养。

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若包含销售人员在内的话,保险行业从业人员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达68.26%,本科学历达30.23%,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或职称的人数占比仅只有9.08%,整体学历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三是人才培养投入不足。

“重业务,轻培养”的问题仍然存在,公司管理层要加强人才培养的意识,培训体系不健全,经费不充足,内外资源整合不力,培训方式和技术落后等等这些问题依然存在,从长远来看都是影响和制约人才发展、公司的发展的必然因素。在针对销售人员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全行业只有40.19%的销售人员认为公司提供的培训建设比较完善。

四是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

从这一点来讲,行业人才管理思想交流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人才专业水平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对不同专业人才的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精准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经验,来提高我们的人才管理的能力。

另外根据行业的发展,我们要做一些长远的规划,特别是在“新国十条”对保险业进行重新定位之后,对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比如说未来5年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行业人才发展总量,我们都需要相应的做出一些调整,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大家可以做一些研究。

第一要保障人才总量快速实现扩容的问题。现在我们事业发展的很快,但是我们人员不足,甚至人员足了之后,培训跟不上去,这些都是我们在扩容当中要予以重视的。

第二要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以前我们说注重数量,数量是需要的,但是关键人才的培养,要坚持高质量、高素质。

第三要创新管理机制,激活人才的动力。现在我们推动行业实现转型升级,人才瓶颈是非常突出的,我们有时谈论一些保险业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甚至服务方式等,有很多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些崭新的课题,因为我们涉及的面越来越广,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我们有很多也是未知,甚至要知也还需要探索,我们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激发新动力。这需要创新的人才管理机制,以前我们是做保险、学保险,但是这个路子越走越窄,我们现在需要资本市场的人才,需要银行专业的人才,需要服务行业的发展,房地产的人才,需要我们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铁建设、信用建设这方面的一些人才,行业发展越来越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给予支持。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大家可能在具体工作当中都感受到人才发展的紧迫性,这里我从下几个方面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跟大家进行交流。

第一,全行业坚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们搞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我们要强调人文关怀,要有求贤若渴的心态。要把人才纳入行业发展的战略,公司的战略层面进行统筹布局,以前通常是“下保底,上封顶”,每一台阶能不能实现跨越式的,现在能不能创造一个“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人才发展机制,这个我们需要考虑,要敢于打破我们原来传统的人力资源发展想法。同时,我们要坚持公开、平等、择优竞争的原则,为人才创造平等的机会,要坚持党管人才,建立组织选拔市场配置和依法管理这样的才选拔任用的制度。在这些大的原则下灵活的根据市场需要,根据我们的工作需求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显得格外重要,让市场在人才配置当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行业的需要扩宽视野,积极的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注重国际化的保险人才,通过开源的方式缓解人才共需的矛盾。

我刚才讲了,我们人才结构也有一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同时也有需求管理的问题,所以要构建合理的人才流动的机制,既要避免恶性的竞争,成建制的挖角这样的现象,同时要尊重人才的自主选择,另外关于人才长期的激励办法也很重要,大家要坚持市场在配置资源起决定性的作用。最关键的是要通过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畅通人才流动的一个机制,实现人才自身价值的实现。所以说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既要有市场化配置的要求,同时也要体现人文关怀,这两个结合好了,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将起一个极大的加速器的作用。

第二,全行业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和坚持开放的格局。

要整合资源,充分的吸取国内外、业内外的人才管理经验,还要善于自身创造一些好的企业文化,在对员工的心理影响上,企业文化会有一个极大的正能量的作用,我们在这方面要主动的加强研究,同时利用一些自贸区作为保险业改革开放试验田窗口,学习借鉴一些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等地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要把外部经验融入到我们的文化当中,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学会融会贯通、融合发展。

三是要加强新型的保险智库建设

我们要通过优秀人才的辐射和影响力,实现人才复制和培养,要提高全行业的理论政策研究的层次,推动保险理论创新,加强对前瞻性的基础性的、战略性的问题研究,引领保险从理论到实践。特别是在一些新的领域,我们要坚持大格局、宽领域发展的思路,健全发展,包括保险监管、决策治理支持体系,现在这个智库建设非常的重要,因为很多国家把智库建设作为准政府的一个职能,有一些智库的意见提出来之后,相当一部分的被政府采纳。还有一些智库对经济社会发展总趋势的判断,新技术运用效果的判断,对经济发展、政府的决策、施政、解决经济供求关系,实现结构性改革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今年的8月份,在2016年中国保险发展年会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席专家团及国际智库正式成立,第一批国内专家主要以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为主,第一批国际智库专家主要以国际知名咨询机构高管为主,共有18名专家入选,在专家队伍建设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坚持高端水准、国际视野、分批组建、逐步推进,后续将逐步扩充和完善。

最后一点,我们要健全行业的培训体系,要坚持周密规划,科学施策。

人力资源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源,是因为资源有自我培育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但前提是需要创造适合它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体系是保险行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一大要素,不可或缺。大家可能这段时间看美国大选会有感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些实际上都是和人的思想,人力资源发展变化相关的,有兴趣大家可以做点这方面的研究。另外我们还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培养的内容,在高管人员培训的时候要传递更多新的信息,这些信息一定要是前沿的,未来的,一定是引领行业的发展,乃至于通过行业的发展影响全球。要加强我们国际化、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力度,实现我们现在的云培养、微培训,营造开放式的教育培训的环境,要及时采用一些新技术,提高我们培训的方式。

以上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四点想法。总之,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十三五的蓝图已经铺就在我们眼前,作为提供行业人才保障的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领域的工作者们,应该感受我们身上这份重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各位以这次人发展高峰会召开为契机,尽快启动探索保险业人才发展对建设保险强国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凝聚智慧,共同发展,为早日实现保险强国的梦想和愿景而努力,谢谢大家。